否五行属什么?

池依鸿池依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否”是象形字,从否声(即从口否)。《说文》:“不吉之辞。从口,凡否之属皆从否。口,言也。会意。”本义是不吉祥的话、不吉利的话;又引申为否定、不好等意思,如“能否”“未必”等等。此外还有闭塞不通之意,这个含义来源于阻塞大山的形状,表示事物不能顺利发展,故有“前途暗淡”“陷入困境不可自拔”的比喻义。在六十四卦中有一个叫“否卦”,它是一个上乾下巽,乾为天在下,坤为地为上的卦,其象征意义就是天地不交,阴阳不和,天下混乱不安之象——显然也是不吉利的。所以人们就用“否”指代了这个卦,而不再用原象形字的本义了。

那么根据造字的道理,“否”所从的口表示什么呢?许慎认为“口,言也”,就是说表示说话的意思,其实不尽然。我们看看甲骨文的“否”像什么样的吧! (图二) “否”金文字形1 从上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字形由三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一个“人”字,中间部分是两个横着的点,左右两个点之间连着一条竖线;下半部则是三个横画组成的框架结构,最左边的一竖穿过右边一横与中间的横画相连。这三个横画的框架正好把上下两部分隔开。 仔细观察会发现,甲骨文的这个“否”字实际上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亻+丨/-=”。其中“亻”毫无疑问是“人”字的变形,因为甲骨文中的人形往往被简化成一撇一点来表示,比如“才”字就是简化成一撇一点的;而中间的这部分既不像一竖,也不像两横,更不像一个“二”字,它是以一竖穿中间短横和右边的长横而构成的一个类似三角形结构的图形。那么这个图形究竟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图形我研究了一段时间,最初一直认为是表示树木的符号,因为它与甲骨文中的“木”字形很像,但是仔细揣摩,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虽然这个图形的确像是树木的样子,但为什么在如此重要的重要字符中要画这样一个类似于符号的东西作为组成部分呢?而且这样的东西在汉字中是没有独立含义的。其次,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说,如果一个字中包含了一个独立的图形时,这个图形大多具有表意的功能,而这个图形在这里仅仅只是起一个装饰性的作用吗?显然不可能。 我最近突然想到,会不会是这个图形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呢?经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在金文中确实有这样的字,它的金文字形是这样的: (图三) 金文字形2 我再把这个字的构形图分解一下如下: 金文字形的三个部件,除了中间的一竖以外均是以两笔构成的独立符号,第一笔为上横或上斜,第二笔为下横或下斜,上下两组笔画构成一组对称的形态。这种特殊的构造,我认为是一种特定的象形符号,而不是所谓的“一竖穿中间短横和右边的短横”。这些特殊符号很可能本身就是古汉字,它们出现在这里只不过是讹变而已,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理解为“一竖穿中间短横和右长的横”。 而这两个字的形体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这个字的上部出现了“口”,变成了“否”;到了春秋时代,“人”字和两个横画组合的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十分不规则了(如下图):

(图四) 可以看出,“口+丨/-=”这一部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尤其是中间的横笔,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竖或者很短的一横,西周中期以后则演变为很宽的横钩,春秋时期进一步变成了一竖。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演变,是因为它本身是个复杂的图形化字符,并且这个字形在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读音,因而它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立的字符,而原来的人字形的整体被省略掉了。这就是“否”字的由来。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