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旺需要补水吗?

汪永胜汪永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需要,五行学说是古人把宇宙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型,以描述事物的属性。“行”即道路,五行的“行”不是指空间行程的行走,而是指事物运行的轨迹。因此说五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也是古人通过对客观世界的长期观察得出。《尚书·洪范》云:“草木春生秋杀,其行经四序,周而复始。”所以五行学说中每个元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医理论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聪明智慧的人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节情绪,劳逸适度。

这样就能使邪气不能侵犯,而使自己长生不老。相反,如果违反上述原则,就会导致早衰亡。 这里并没有提到五行。实际上,五行只是古人概括的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样适用于人的生长壮老已及疾病的治疗。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指出:“风伤皮毛,热气生于体内,阳气盛,热熏肺脏,发为痈疽。治法当先消热肿,然后用防风通圣散主之。”

这就是用相克的原理来指导临床实践的例子。又如脾肾阳虚的病人出现五更泄泻,可以用附子理中丸,佐以五倍子收涩止泻;膀胱湿热病人出现尿黄、尿频、尿道痛等,可用八正散清热利湿。这些都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而拟定的方剂。 五行用于指导医学实践是有其科学性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人体的基因构成,而不是依靠五行学的元素组合。所以中医临床上遇到一些疑难病症时,仍可借助五行学说的理论来指导用药,但必须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来证实它的有效性。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