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字五行代表什么?

邴书静邴书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容,《说文解字》写道“容,盛也”,也就是说“容”的本义是器皿。《周礼·考工记·玉人篇》记载了六种不同的玉器,分别用于祭祀不同位置的鬼神,其中一条就是“琮,祭祀山川之器也……琮八寸,以祀天地”。古代祭祀用的大玉璧,就叫“琮”,可以想象为内圆外方的柱状物。

古文字学家刘钊先生认为,“琮”字上面的“玉”表示“琮”的外层,下面的“童”表声。我查了下甲骨文和金文里的“琮”字,的确像一根中间有孔的柱子。不过,我认为“琮”字的字形演变还有另外的含义——也就是“从从龙”的形旁“竜”。 古人造字是很严格的,一般一个汉字只有一个形旁和一个音旁的。比如“林”字,上面是“木”,下面是“辛”;“梦”字,上面是“夕”,下面是“瞢”。而“琮”字,如果是从“玉”从“童”的话,那应该写作“琮”或“琱琮”才是。然而甲骨文和金文中却根本没有这样的字形。这就说明“琮”这个字是从“从从龙”的“竜”字演变来的。而且,从金文开始,“琮”字的形状就已经变成“龍”字了(请参见上图)。

那么为什么“琮”字要由“从从龙”的“竜”代替呢?这是因为,“从从龙”是指视域方向,而“琮”作为一种祭祀用的器皿,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容”!“容”是什么?“容”其实就是承载东西的量,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容积。能容纳多少东西,这是“容”的主要含义,因此“容”字又常常用于计量。一百升是一亩,而一升是十盎司,这意味着一亩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0立方米的容量。

“琮”是一种祭祀用具,因此其容量必须很大,否则就失去意义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琮”和“龙”在古代竟然同音!所以,我们就能理解金文中“琮”为什么常常作“龍”了。因为这两个字在古代发音一样,表示很大的容器,并且用作祭祀。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