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关筠戈关筠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猜题主想问的是,“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武侯摆下七星灯祭祀的时候说,若七天之内不能找到相克的使者,大凶之日,天下必有重兵来袭”这句话里的“五行”和“相克“是什么意思呢? 说到这啊,就得说说我们中国的五行的来源了—— 五行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一书中,原文是“五行之气,遍地流注,万物不相罹(zhī),孰能止之!故木得金而砍伐,火就水而熄灭,土居中央,四方流通无亲疏之分;金从土出,木生于金,水火继后,天地所以长久也。”这里所说的五行是依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排列的。

那为什么要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宇宙万物呢?因为古人观察到世界上万物的生灭变化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比如月亮从圆到缺再到满,这是月相的变化;种子埋入土里,经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人自出生长大,历经少儿、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这是一个生命的发展历程……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有始有终,万事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但是古人们也发现,尽管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但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就像有的人刚出生就夭折了,有的人刚到中年便已谢世;还有的人身体明明很健康,但却突然得了场病就离开了人间……因此单凭相生相克似乎难以完全诠释世间万物的变化,于是古人又加入了“旺(旺盛)”“囚(被克制)”“死”……等五个术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五行学说体系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其中“旺”“囚”“死”相当于现代科学中的饱和状态、临界点和零点。在太极图中,这些概念用颜色表示,分别是: 它们分别对应着五种状态: 这里的土既不是太阳也不是太阴,而是指五行学说的中心,也叫五行中的中和之土。 上面说的是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发展。那么诸葛亮说的五行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他是运用了阴阳学说中的五行相生相克来推演未来世事的发展变化。

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有过明确交代: “吾将星失位,阳气尽退,五行颠倒,真气运行,阴阳不交,外物岂可得而出乎?” 三国时期流行的五行学说认为,如果将星(将帅之星,即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失位,那么将帅本人就会遭遇不测;倘若将星的凶星恶曜过多,即使将帅本人平安,所率领的军队也不会顺利。

诸葛亮所说的“五行相生”,根据《三国演义》原著,应该是“土实形盛,金积流盈,火烈焰炽,木秀花明,水宽波涌……”,也就是要像土一样厚实、像金子一般积聚、像火焰一样炽热、像树木一样高耸、像流水一样充盈。

既然前边有了“土实形盛”,那接下来自然就是“木秀花明”啦。 可是按照这样发展下去,“金水相承”“火木相承”都能顺利成立,可是“水土相克”该如何解释呢? 原著中孔明算定七日之期内必有“土克水”之事发生,可巧遇魏延杀败张郃并领兵赶来接应,不料此时杨仪等人因丞相死节未成,又拥立丞相生前所点大将姜维为帅,率领大军杀奔蜀寨。面对这看似“水火既济,反克土崩”的险境,还是诸葛丞相神机妙算,早就留了一手——事先命人把营寨四门紧闭,只留北门放哨。

到了这天夜里,杨仪等人果然率军杀至寨前,只见北边喊杀声震天动地,而其他几路却不见动静,杨仪慌忙命人开门迎战,谁知刚刚打开寨门,伏在门边的魏延突然掀去盖头,大叫道:“杨仪你反了么!谁敢上前取魏文长首级!”话音未落,刀光闪处,杨仪早已被斩于马下。

后来贾诩又献计让魏延连夜赶回汉中,再引西凉兵马杀向东川。杨仪死后,“天水、安定、陇西诸郡又都叛汉归魏。” 这就是诸葛亮运用五行学说预测未来的故事。当然,这种预言方式是否真的可行,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