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的五行属什么?

尚俊佳尚俊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叹”字,在《康熙字典》里,部首是“口”部;在《字汇》里,部首是“欠"部。 也就是说 “叹”字的偏旁部首是“口”或“欠”。为什么“叹”字的偏旁部首会有一和二两种写法呢? 我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终于搞明白这个问题了,原因让人很无语—— 因为“叹”字在古代有两个读音,读tàn时,其偏旁应为“口”;而读shān时,其偏旁应为“欠”。这两个读音的现代汉语标注为第四声、第一声。(注:古代四声与现代不同) 现在的问题就是——“叹”字什么时候读“tàn”,什么时候读“shān”呢? 根据相关资料,汉代的经学大家郑玄认为“叹”“凡读如贪”,应该读“tàn”;唐代的经学大师孔颖达则认为“叹”该读“shān”。 后来这两种观点占据了“叹”字读音界的半壁江山,其他说法都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但是谁对谁错呢?

直到我看到了元代王应麟著的《困学纪闻·音声·切字》中的一段话,才找到答案,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叹”字古音既与“贪”同音,又与“杉”同音,而“衫”又与“芟”同音……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搞得人头晕脑胀。 王应麟这里说的“贪”指的就是“叹”字本音tàn;而“杉”即是“赏”字,与“嗟”通;“芟”则是“山”字,与“潸”同。至于“善”,则和“珊”通。 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因为现代汉语里“姗”“杉”“善”都只有一个读音,所以人们总是用现代字的读音来判定古文字的读音,从而造成了“叹”字一分为二的尴尬局面。其实这个字原本就读音为tàn,只是到了唐宋之后才发生衍变,语音也有了sāi、shān和 tàn 三种不同的读音。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